即时新闻
首页> 经济与法> 金融家说> 浏览文章
官方高风险地方债券盯上散户 以债养债酿危机
时间:2022年07月15日 作者:夏松、骆亚 新闻来源:中国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

       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夏松、骆亚报道)媒体日前报道,地方政府发起新一轮高风险债券,并将目标盯上准业余投资者——散户,通过微信等能直接接触到散户的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已成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非常规营销方式。


中国经济减缓、信贷危机与地方债务等问题,引起媒体与专家关注。图为北京一家银行的职员在清点钞票。.png

▲中国经济减缓、信贷危机与地方债务等问题,引起媒体与专家关注。图为北京一家银行的职员在清点钞票。(图片来源:资料图)


       有分析认为,地方政府用债务推动经济,若不能创造足够收益,就是以债养债,最后或酿债务危机。也有分析说,随着地方债陷入恶性循环,一旦地方融资平台不能偿还债务,或成金融风险导火索。


地方政府新一轮高风险债券盯上散户


       据《南华早报》7月12日报道,地方政府再度大兴土木以挽救经济,许多地方政府把目光盯向散户投资者。通过能直接接触散户的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已成为其筹集资金的方法。


       报道称,由于的去杠杆运动,一些财政紧张的地方政府无法直接向银行借款,只好转向风险越来越高的融资方式。许多地方政府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等,直接瞄准散户兜售债券,堪称地方政府新兴的、非常规筹钱之道。


       如,投资人只需投10万元(人民币,下同)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可获得超过10%利息。


       报道说,地方政府为了绕开直接筹款限制而设立的融资机制,因缺乏完善规范,而且监管薄弱,从而出现挥霍无度与滥用募资。过去14年来,这些弊端一直无法得到有效遏止。


       浙江省制造业业主刘先生对《南华早报》表示,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系列高风险新投资产品,勾起他似曾相识的回忆。2016年,他砸下所有积蓄购买地方政府债券,该债券用于兴办两项建设计划,最后一切化为乌有。


       刘先生说,“对于投资中国市场,无论是私人理财商品或是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我已全然丧失信心。”


       据媒体说,面对地方政府新一轮高风险融资,像刘先生这样经历过惨痛教训的投资人,与业界知情人士格外警醒。


地方债花样不断 投资风险有多大?


       YY评级网站从公开市场取得的信息显示,去年6月以来,来自15个省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网上发行了165类产品。截止今年6月,这些平台累计筹措资金2708亿元。


       不仅如此,地方政府还把融资平台的发债统包成信贷商品,最低投资门槛通常设定为30万和100万元之间。有不愿具名的业主说,当前筹措资金资困难,信评差的地方政府募资很可能两种手段都用。


       在这种情形下,对投资民众来说,是否会有被套牢的风险?


       经济学家吴嘉隆表示,套牢会发生,因为地方政府还不了钱。地方财政收入没有改变的迹象,收入远远低于支出,是赤字状态。地方靠中央补助,而中央也没钱,只好自己想办法融资。


       他认为,将来各地方维稳、部队开销,公安、武警很多维稳开销,可能由地方政府承担,中央可能要拨一部分负担给地方。地方政府最后没办法,会继续找钱、挖钱、想办法抢钱,还会有很多事情冒出来。


地方政府陷入以债养债恶性循环


       地方债务越来越大,不仅陷入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之中,也增加政府总体债务压力。


       5月10日,总部在北京的智库“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一份季度报告显示,第一季度中国整体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比去年底上升4.4%,达到268.2%。


       该季报称,疫情仍然是最大不确定性,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根据不同的经济增速所作的情景预测表明,今年该比例将有较大幅度上升,不利情景下或将攀升10百分点以上。


       吴嘉隆说,“用债务来推动经济,必须创造足够收益,才能还清债务,否则就是以债养债,债务高叠,到最后还不出来就会变成债务危机。所以不要以为用举债来搞建设就是办法,其实不是。”


       他表示,很多时候表面上看好像有GDP,如把马路拆了翻修,翻修后花了一笔钱。若没有创造经济效益的话,就变成债务压力,要去还债。总把基础建设当作投资,是不对的。


       吴嘉隆认为,政府一碰到经济困难就刺激经济,举债搞基础建设投资,而这些投资基本上没有足够运量、没有足够经济效益,结果就变成财政负担。


       地方政府的还款能力,要看财政收入,而地方政府现在全部是赤字,税收早就不够应付开支。他分析说,过去靠出让土地获得财政收入,但现在房地产市场崩溃,房子卖不出去,开发商不敢买地。


       事实上,近期出现多省市“烂尾楼”预售房主集体停缴贷款事件,也算比较典型案例,已引起中央警觉。


       13日,据《证券时报》以“谨防烂尾楼盘停供风险扩散”为题,发评论文章称,近期有烂尾楼预售房主集体决定停止还贷,引起不少烂尾楼房主仿效。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使房主、房企、银行同受伤害。


       据花旗银行12日的研究报告称,截至当天,中国已有22个城市超过35个烂尾楼建案的购屋者,在建案长期停工下不惜个人信用记录受损,决定共同停止偿还贷款。


       就地方债的严重性,吴嘉龙拿恒大做比较说,恒大债务大概两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据说超过了53万亿,比恒大多26倍,可能还不止。地方财政压力远远超过恒大,而且中央没有财政能力去救。


分析:地方融资平台不能偿债 或成金融风险导火索


       就地方债恶性循环方面,评论员王赫表示,一旦地方融资平台不能偿还债务,可能是金融风险导火索。


       他表示,地方债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非标融资,比如搞信托、别的什么借贷。这些钱利息往往比标准化融资债券市场利息要高,偿付压力就非常大。非标融资方面,全国已出现了几十起、上百起不能偿债案例。


       非标融资就是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指信托贷款等非公开交易的债权资产。与标准化债券资产相比,此类资产一般不公开发行,风险较高,流动性较低,缺乏标准化的证券特征,但名义收益率要高得多。


       王赫表示,现在地方政府进入了偿债高峰期,如果借不到钱,不能以新债还旧债,债务偿付危机压力就比较大。


       一旦危机爆发,至少平台公司就要垮一些。而买地方债的绝大部分是当地的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银行,只要地方政府不能偿付,中小银行就垮,地方财政也完蛋。


       他表示,官方知道风险,但没法子,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爆雷,地方自己想办法。表面上摁住不爆雷,就皆大欢喜。真的爆了雷,就很麻烦。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

浙江诸暨法院判决书现百余处错误打破最高法公布错误之和,被指玩忽职守   近期,浙江绍兴诸暨市人民法院颁发的判决书上出现百余处错误打破最高法公布判决书错误之和,包括款项错误等,一字之差,涉案金额翻万倍。民众称,该法院工作人员是犯玩忽职守罪。 【详细】

微视频|苹果上海新店火爆开业 ... | 中国房价暴降 断供人崩溃一瞬间... | 中国房企再爆雷 金辉控股宣布债...

微视频|学校“豆腐渣”栏杆断裂,青海10岁男学生在教学楼里坠楼   近期,青海西宁市城西区五四小学一名三年级10岁男学生被同学推搡,因楼梯护栏杆断裂而坠楼。事后,该学生被送入ICU。该教学楼才建成两年多,家长和民众质疑是豆腐渣工程。 【详细】

恒大财务造假5600亿 普华永... | 微视频|河北燕郊爆炸现场封口,... | 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 这类城市首...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信息!
  •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